新闻中心

为推进中小学生减负 教育部给各省写信“求支持”


 
   据了解,教育部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方案,明确了减负目标和任务,压实了部门职责。
  11月5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通报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时表示,为推进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给各省级人民政府写信,指出各地在减负方面需要政府支持的工作,推动省级人民政府重视。”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即“减负三十条”),各地进一步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任,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
  当天,教育部举行“教育奋进看落实”第五场通气会,专门介绍了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进展。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表示,减负是“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据了解,教育部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方案,明确了减负目标和任务,压实了部门职责。教育部还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组织了基础教育重大改革培训班,启动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
  此外,教育部还组织7个调研组,赴10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再次全面摸排,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督促常抓不懈,巩固治理成果。
教育部透露,全国20余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等近七成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据悉,从2018年2月份开始,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7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12月底,要完成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备案排查工作,经排查发现问题的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照整改意见认真进行整改,整改工作要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到2020年12月份建立起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为今后科学规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